网站首页
古都南京
佛教文化
书画交易
生活服务
饮食健康
南京黄页
绿色南京
Baidu

ToP

瘫子掉下井,捞起来也是做(坐)
[ 录入者:58815861 | 时间:2016-01-07 11:15:04 | 作者: | 来源: | 浏览:6840次 ]
 
湖熟板鸭
    南京板鸭并不出在南京,在哪块呢?离南京中华门外六十里路的湖熟镇。
    约摸五六百年前,那早晚,湖熟不像现在那么热闹,是一片白浪滔滔的大湖,芦苇深深,野鸭子满天飞。
    北方有两个回民,一个叫何老大,一个叫马老二,虽不是亲兄弟,却是割头换颈般要好。这两人干活是好把式,打猎是好枪手,可一年忙到头,两年忙到梢,总是两手空空。
    这天,两个碰到一堆,商议了。
    何老大说:“光听人讲内地怎么怎么好,我们何不去闯一闯见见世面?横竖是‘瘫子掉下井,捞起来也是做(坐)’嘛!”
    马老二讲:“好哎,我两个里外里‘站起来一竖,睡下来一横’嗳!”
    两个拿定章程就出发了,哪晓得路歹远歹远。他两个迎着太阳走,跨过了九九八十一道山,渡过九九八十一条河,走了整整八十一天,到了一片大湖边上。
    何老大说:“这落地有山有水,天又暖和,住的人家也多,我们就在这块落脚吧!”
    “好吧!”马老二蛮赞成,两人就在岸边搭个棚棚住下。一打听,这落地叫湖熟。
    湖熟水土虽好,可他两个是外路人,无根无攀。种田吧,没地;做买卖吧,没本。怎么生活呢?何老大说了:
    “不愁,一根茅草顶个露水珠哩,我两个会打猎,饿不死!”
    果真,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何老大、马老二天天沿湖边打野鸭子。两人枪法好,只要出门,不作兴空手回来的。两人吃不了,就卖,生的卖不完,卖熟的,熟的还卖不完,干脆上缸腌,卖咸鸭子。一年两年,那缸里的卤越老越浓,腌的野鸭也越来越香,远近出了名。
    哪晓是好日子不长,大湖连遇几回干旱,沿湖的地主老爷又不断的填湖造田,大湖慢慢变成了小湖,野鸭子也越来越少了。
    马老二犯愁了,往后靠什么生活呢?何老大一点不急:“你真是!人还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呀?没有野鸭子,不能改做家鸭吗?”
    “嗳,好主意!”马老二陡然开窍了。
    后首,两人就做起家鸭来。家鸭哩,不光本地人养,江北农村养的更多。一到秋天割了稻,养鸭的就像赶浪头一样赶到江南来卖。这些鸭子,走一路,吃一路田里撒的稻,长得油光水滑,又肥又嫩。卖到何老大和马老二手里,刀一抹,肚货一拿,炒盐腌,清卤伏,挂胚吹干,文火煮足,一刀切开,肉红骨头绿。那个香味,闻闻都叫人掉口水,吃起来,更是“打嘴也不松口”啦。
    年年小雪后腌的鸭,时间长,压得板,就叫它“板鸭”了。
    湖熟板鸭一出名,做板鸭的师傅就多起来了。多归多,手艺总赶不上何老大、马老二的。单说何老大收活鸭子的本事吧,成百上千的鸭子,只要走他眼皮底下一过,他就能报出数字,一只不多,半只不少。马老二杀鸭子更神,人家一只只杀,他是头二十只拎起来一刀抹,干净刷刮。
    何老大、马老二的生意越做越大,名气传到金陵,城里的人都赶到乡下来买。何老大跟马老二一商议:我们不会把板鸭店开到城里去吗?可金陵的地盘精贵,再说,上有皇帝,下有“土地”,就肯白白把两个乡下人插脚?果不其然,他两个还没在金陵落下脚哩,“地头蛇”就找上门来了:
    “呔!卖板鸭的,阿晓得我们金陵的规矩啊?”
    “什么规矩?”
    那些红眉毛绿眼睛的人说了:
    “要走金陵,先交手艺!”
    何老大、马老二没狠劲,只好一五一十把做板鸭的手艺教给人了。
    从这以后,金陵人也做起板鸭来了。做归做,味道也总不及湖熟的好。什么讲究呐?有的说,是湖熟的水甜;有的说,湖熟的鸭子嫩;也有的说,是当初何老大、马老二传手艺时,心里有气,留了一手。到底什么捞头,哪个晓得呢?
    何老大、马老二哩,就成了湖熟回民做板鸭的老祖宗了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龙池鲫鱼在南京很有名 [下一篇]溧水县明觉乡汤村出了个能人叫汤..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意见与投诉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2008-2013 南京名片- 南京名片网

联系方式: 15851899322、15852917604 苏ICP备090512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