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织锦
古时候,中华门西边有条街,街上住的全是织云锦的机工。有个机工叫张炎,他家世世代代做机房。九岁那年,父亲累倒在织机上,吐血死了,留下他和老母亲相依为命,靠拿东家的丝来织云锦过日子。东家给的工钱少,发的丝又乱,光理丝就要费很大的劲。母子俩虽然手艺巧,生活还是糊不过来。这事情被天上的云锦娘娘知道了,就派了两只仙鹤来帮助他们。
这天,老妈妈在理丝,张炎在织锦,忽然,从天上飞下两只仙鹤,飞进窗户,落在窗台上。血红的丹顶,雪白的羽毛,漂亮极了。老妈妈和张炎都看呆了。这时,只见那一对仙鹤对着张炎母子长鸣一声,张开翅膀,“扑扑扑”围着机子绕三圈,就飞走了。
母子俩望着飞上青天的两只仙鹤,心里好不奇怪。哪晓得怪事还在后头呐。母子俩转身再理丝、织锦的时候,发现地上的丝一根不乱,尽是顺溜溜、光亮亮的好丝;那只梭也换了样子,变成一只黄铮铮、金闪闪的新梭了。母子俩,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惊奇得了不得。
“快织织看吧。”老妈妈说。
张炎坐上织机,换上好丝,放上新梭,“咔哒,咔哒!”这声音好听极啦,织起来也一点不费力气。织了一会儿,再看看织出来的云锦,就像天上的云彩一样,斑斓鲜艳。母子俩好不高兴。这一天,张炎织出的云锦,比平常三天织的还多。可是,丝才用了一半。
张炎母子辛苦惯了,每天都是起五更,睡半夜。这天因为高兴,母子早早睡了。到了后半夜,张炎被“咔哒、咔哒”的织机声弄醒。他以为是在做梦,用手拽拽耳朵再听,还是“咔哒、咔哒”的织机声。张炎心想,定是妈妈睡不着,起来织锦了,就轻轻喊道:“妈,妈,你老人家怎么天不亮就忙起来了呢?”不想妈妈在那边床上答起话来:“炎儿,我还以为是你在织哩。”
这是谁呀?母子俩都从床上爬起来,伸头往堂屋里看,哎呀!原来是白天飞来的两只仙鹤,在机子上织云锦哩!两只仙鹤好像在不停地跳舞,机子就不停地开动。梭子飞得比天上的流星还快,织出来的云锦就像山上的瀑布,呼呼直泻,转眼堆得像座小山。云锦上花色更不用说了:天上的星日,地上的山川,仙鸟珍禽,奇花异草,好看极了。母子俩屏住气,不敢惊动仙鹤,直到天微微亮,公鸡一啼叫,两只仙鹤展翅飞去,他们才走进堂屋。
第二天,张炎扛着云锦到东家去交货。东家打开云锦一看,惊得愣住了:他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云锦!再看那张炎并不说话,拿了工钱就走。东家急急喊道:“张炎,你还没有拿丝呢!”张炎是老实人,就说:“我家有的是。”东家小眼珠滴溜一转,张炎交来这么多云锦,怎么还会有丝呢?这里面肯定有文章。
一天,东家突然闯到张炎家中,看见地上竟然还有许多丝,便皮笑肉不笑地对张炎母子说:“恭喜发财,你们得了什么宝贝啦?”母子俩就把仙鹤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东家。东家一听,起了坏心,回去就找篾匠,打了两个大雀笼子,想用它逮住这对仙鹤,永远替他织云锦。
雀笼子打好了。这天夜里,东家喊来十个奴才,四个人抬雀笼子,其余的跟着他,偷偷摸摸来到了张炎家。东家趴在窗口一看,果然看见两只仙鹤大堂屋里织云锦哩,一颗心乐得要蹦出来了。
一个奴才翻墙进去了,两个奴才进去了,三个奴才进去了……仙鹤听到响动,停下了织机。一个奴才一心想抢头功,生怕仙鹤跑掉,身子往前一扑,伸手就去抓。仙鹤双翅一张,腾空飞起。东家躲在窗口,伸头手,等仙鹤从窗里飞出来,好趁机逮住。仙鹤果然从窗口飞了出来,东家跳起来就抓,仙鹤没有抓到,倒被仙鹤扇了个仰巴跤,跌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再看那两只仙鹤,早已飞得无影无踪。
从此,仙鹤不来了。张炎母子想念仙鹤,茶饭不思。张炎后来病倒在床,爬不起来。这天,他迷迷糊糊地好像看见仙鹤飞来,一骨碌翻身下床,跑到堂屋,开动织机,织起云锦。“咔哒,咔哒”,云锦上出现了一双仙鹤,在天空飞腾……
老妈妈进来一看,哎呀,儿子织的云锦,真像是那两只仙鹤飞上来了。看看儿子呢?却在那里盯着仙鹤犯嘀咕。老妈妈再仔细一看,这仙鹤确实有点不合适,丹顶没有真仙鹤红。张炎正为这事发愁,他用全部心血织成了鹤,怎么丹顶就红得不那么鲜呢?他叹了口气,眼里“扑嗦”滚出两滴泪珠来。这泪珠正好落在鹤顶上,把鹤顶染得血红血红。老妈妈一看,呀,那两滴泪珠,竟是儿子的血泪珠。
说也怪,这丹顶一红,两只仙鹤就扑腾起来了。它们从云锦上“呼啦”飞出来,不住地向母子俩点头,扑扇翅膀,母子两个就骑到仙鹤背上飞去了。
这一天,许多人都亲眼看见这件稀奇事:机工张炎和他的母亲,骑着两只仙鹤,飞上了这条街的上空,盘旋了一阵,直往东面飞走了。
从此,人们就把张炎母子住过的这条街,叫做仙鹤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