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普慈寺前身是忠烈寺
湖溪忠烈寺简介
一、 忠烈寺历史由来:
忠烈庙是祀拜汉代末年文幽的儿子蒋子文。子文是广陵(今扬州人),为秣陵(今南京)县尉。子文在世时常对自己说:“我以骨清而不顾生命为可贵,死后将变成神。”有一天,他追杀盗贼,一路追赶到钟山脚下,被盗贼打伤额头,子文解下绶带绑缚头部,仍然继续追杀盗贼,后战死,葬于钟山后。
以后不久,孙权在南京建都,吴太祖孙权的官员在路上看见蒋子文骑着白马,手拿羽扇,身边的侍从与活着的时候没有两样。官员害怕惊跑,子文追上来对他说:“上帝怜悯我的孤忠敕封我为这方土神,以造福百姓,你回去宜告百姓,为我建一座祠庙,不然会有大灾祸降临。”官员大惊,报告吴太祖。于是,吴太祖孙权派专使为子文建庙,称为蒋庙,并敕封为中都侯。建庙距今己有一千七百多年。同时,封蒋子文的二弟蒋子绪为长水校尉,赐予印绶。从这一天起,都城灾厉止息,平安无事,老百姓越发笃信蒋侯的神灵,庙里的香火自燃也一天盛过一天。这些故事流传很广,东晋时候就被编到《搜神记》里了。封为中都侯的蒋子文,最初的庙在孙陵冈,就是今天的梅花山。南京东郊的钟山,本来是因山形如钟而得名。不巧,孙权祖父叫孙钟,为避讳,大帝下令将钟山改名为蒋山。
显然,蒋子文一开始只是南京本地百姓祭祀的神,但后来蒋子文却一路直升,封王封侯,上升为孙吴政治权威认定的正神。南朝四代,蒋子文的地位节节上升。刘宋孝武帝孝建初年(公元454年),蒋王庙又修茸一新,蒋子文再次加官晋职,成了相国,大都督中外诸军事。最有戏剧性的故事发生在梁朝。天监六年(507年),首都大旱,梁武帝诏令到蒋公庙祀雨。可是过了一百天,还是一滴雨不下,梁武帝大怒,要焚毁神庙。当天,天空晴朗,在即将点火的那一刹那,乌云遮天,顷刻雨下,宫殿庭院都震动起来。梁武帝惧怕了,迅速下诏,停止焚烧庙宇,殿庙很快又安静下来。自此,梁武帝非常敬畏,并带领朝臣亲自去蒋帝庙拜谒,皇帝的虔诚换来了蒋帝的佑护。当时,魏军南下犯境之时,那几天并没有下雨,江水却无端暴涨六七尺,魏军措手不及,大败而逃。待梁师凯旋归来,人们发现蒋帝庙中偶像及马的脚上都沾有湿泥,看得出是随军出征留下的痕迹,人们都很震惊,敬重众神,认为是得到蒋公神的帮助。
公神历朝护国,累次都获得历朝的封号,南唐时追谥蒋子文为庄武帝,并重修庙宇,再塑金身,宋仁宗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庙额日“惠烈”,封额忠王。
到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治理钟山,用来建造宝陵,将前代坟墓墓穴挖尽。当挖掘到子文墓时,朱元璋忽然看见一红脸将军骑白马在面前急驰奔跑,明太祖随即问随从是谁在他前面骑马飞奔,随从说:“这不是阳间的大臣,这是汉末蒋子文啊!传说他红脸骑白马,保护历朝国家,并造福百姓,今圣上挖掘他的坟墓,因而显灵罢了。”明太祖大惊说:“姑且停止挖掘其坟墓,留下你守陵墓。”于是子文的坟墓得以存复,并且重新为其建庙于钟山,并祭祀他。之后明嘉靖时追封子文为忠烈侯,派遣太常卿一年二次主持为其祭祀。
有诗云“白马千年系庙门,炉烟浮动衮龙昏,间关漫说荣枯定,贵骨犹能履至尊。”
二、金坛湖溪忠烈寺历史沿革
湖溪忠烈寺始兴于吴,崇于晋,大兴于南北朝,于梁时兴盛,封为太师庙。今文物考古发掘,于太师庙前发掘有太师墩遗址,出土大量极有价值的文物,正是佐证。于明代时,更加兴旺,每年民间在此举行大型庙会,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都赶来相聚。明嘉时封子文为忠烈侯,但其太师庙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湖溪太师庙规模非常旷大,但自明代后,逐渐衰落,墙屋倾颓,圣像剥落,于是至乾隆乙亥年(1755年)时,五会邀各村善信长者,随缘乐助,勒石碑,重修太师庙。今有道光岁次庚寅(1830年),金坛人王风池撰刻碑文为证。
咸丰庚申年(1860年)时,粤(今广东、广西)盗寇煽乱,庙堂神像被毁之一尽,荡然无存。等到战乱平息之后,庙堂重建神像,但未建完,到光绪壬寅((1902年)时,瘟疫流行。且遭遇旱灾,为永保平安,五社信士邀合全村老少,斟酌商量,协力同心,合二为一,随缘乐助、解囊、捐金,最后终于将兵战前所毁神像重新修建,将行装重新购买,所有神像全部更新。大清光绪三十一年岁次乙已(1905年),由王泽民撰书并勒石记上。
三、 发扬金坛佛教文化
寺庙,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库,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从文化上说,寺庙不仅仅与佛教一家有关。但在佛教中,寺庙就有许多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之谓“寺”。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在道教中,寺庙的称谓也很多;道教创立之初,其宗教组织和活动场所皆以“治”称之。在南北朝时,道教的活动场所称呼为仙馆。北周武帝时,称呼叫“观”,取观星望气之意。到了唐朝,因皇帝认老子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称为“宫”,所以道教建筑也称为“宫”了。其他还有叫“院”、“祠”的。儒家则称之为“庙”、“宫”、“坛”等。在原始或民间中,称之为“庙”、,’祠”。
在上古时代,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座寺庙来供奉他们的守护神。到了现代,寺庙成了一个礼拜的地方,寺庙存在城中可以带给人们平和的效果,通常有智慧的领导人都会在城市开始成长时尽快地设置寺庙。我市湖溪忠烈寺,旧称为太师庙,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现更名为“忠烈寺”,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市各个时代的历史文物,其文化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弘扬我市佛教文化氛围,促进我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经多方面努力,决定重建“湖溪忠烈寺”。
定益法师与南京佛教协会副会长 清凉寺住持理海法师
定益法师与江苏佛教协会副会长大初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