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古都南京
佛教文化
书画交易
生活服务
饮食健康
南京黄页
绿色南京
Baidu

ToP

南京历史文化既源远流长又丰富多彩
[ 录入者:58815861 | 时间:2016-01-07 13:38:02 | 作者: | 来源: | 浏览:1749次 ]

 

 

自纪元328年以来,南京城先后6次被毁,至今留下的物质遗存并不丰富,
但人们一踏进南京,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依然扑面而来。据此称南京为历史文化名城
,当不会有人置疑。然而对作为这一古城文脉标识的南京历史文化究竟怎样形成、
具何特质,产生何种影响并可能向何处发展等问题的解读,却始终见仁见智、
莫衷一是。本人以为要厘清上述问题,关键在于正确解析南京历史文化的独特品质及其传承机制。
  
   一、源远流长的南京历史文化及其特质
  要解析南京历史文化传承问题,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南京历史文化的个性特质及其发展脉络。
我们知道,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创造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产生、发展和衍变的。
因此,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在文中使用的南京历史文化概念,就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向度。
从历史变迁及其演进过程来看,南京历史文化一般应涵盖南京自有人类活动开始直至民国
时期的所有文化形态,而我们的研究视野主要聚焦于六朝文化、明朝文化和民国文化;
从空间向度上界定,南京历史文化应当是一种以历代都城为幅射源的圈层文化。
就其形成的自然地域来说,主要应包括“秦淮文化”、“清凉山文化”和“滨江文化”等;
到明清时期,南京城内外及其四郊的上元、江宁两县辖区范围,则成为南京历史文化的中心与核心区域。
  文化的概念宽泛且繁复,广义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
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则特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
(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等)。本人认为,
无论如何界定文化概念,其精髓和实质都是指在人的实践活动、风俗习惯以及物质与
精神财富创造过程中体现出的思想、理念和精神。因此,解读南京历史文化,不仅要
爬梳其源、流、脉,更要注重把握其魂、神、韵。

 南京历史文化既源远流长又丰富多彩。她萌芽于30万年前在南京东郊汤山的古人类活动踪迹,
其源头则为3000—4000年前以现今江宁湖熟镇为中心形成的“湖熟文化”,到先秦时期,
“湖熟文化”衍化为吴越文化的一部分。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今雨花台西筑“越城”,
拉开了南京2478年建城史的帷幕。公元229年东吴迁都建业,南京历史文化进入第一次
大发展时期,同时也开始了与北方文化的第一波大融合。之后,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在南京定都
,形成了南京历史文化最辉煌的篇章——六朝文化,她标示着经过突变的南京历史文化
由江南地域文化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文化的主流和高峰。六朝以后,由于政权频繁更替,
南京历史文化发展亦起伏多变,甚而屡次发生大规模的“断裂”。先是隋唐时期,
为遏止江南势力以南京为基地东山再起,隋将南京夷为平地;唐把南京降为县级城市,
南京历史文化由此陷入凋敝。公元937年南唐定都建康,南京历史文化稍稍得以复苏,
但不久宋灭南唐,政治中心迁离,南京历史文化又一次衰落。直到明初定都南京,
之后又定为留都,南京历史文化第二次获得空前大发展,取得了许多独步天下的文化成就,
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进入清代和民国,南京城先后遭受湘军焚城7天
和日本侵略者屠杀30万居民的两次大浩劫,诸多文物、古建筑以及其他物质遗存毁坏殆尽,
文化元气大伤。但南京作为清王朝的财赋重镇,其历史文化仍得以顽强传承并获得一定
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民国时期,南京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成为东西方文化
交汇激荡之地,由此形成了融合中西文化精粹尤其是吸纳了现代科技新鲜血液的中华民国文化。
   南京历史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和传承,在社会动荡、分化,朝代更迭、
兴衰中不断经受淘洗与磨砺,逐步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特质。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巍峨钟山如蟠龙屹立城东,清凉山.. [下一篇]回顾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 愿世界和..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意见与投诉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2008-2013 南京名片- 南京名片网

联系方式: 15851899322、15852917604 苏ICP备090512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