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与《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蠃,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和杰出诗人,20岁状元及第。元兵南侵,他以家财为军资,于德佑元年(1275年)在赣州组织勤王兵万人入卫临安。次年,任右任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至元营谈判,不幸被拘。后得以脱险,历经艰险,顽强抗元,复兵败被俘,押往元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终不屈服,英勇就义,年仅47岁。
祥兴元年(1279年),文天祥从广州被元军押往大都途中,曾羁留建康(今南京),囚于金陵驿。他孑然一身独处驿中,想到国破家亡,事业未竟,内心十分沉痛。他在驿中写下了14首诗和3首词,收录在他后来亲自编定的《指南录后录中》。这些用自己丹心和血泪写成的诗词,寄予了文天祥内心的悲愤和感慨,其忠君报国之心可见一斑。
这首《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就是囚于金陵驿时与友人邓剡作别之作,上阕写仰天长叹,天不相助,致兵败身俘;下阕写回顾抗战的艰苦岁月,心事重重,告别战友,难以入睡。表达了报国未成、仇恨强敌、惜别盟友的沉痛心情。其中那“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之句,不尽“言别友人”之情,又非刘禹锡“淮水东边旧时月”与苏轼“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所能尽也。其情其状,寓意凝重,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