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古都南京
佛教文化
书画交易
生活服务
饮食健康
南京黄页
绿色南京
Baidu

ToP

秦秋后期,南京成为吴楚两国争战的焦点
[ 录入者:zxyzxy | 时间:2016-01-07 23:03:22 | 作者: | 来源: | 浏览:1120次 ]

 

越城
    秦秋后期,南京成为吴楚两国争战的焦点,因吴国占据南京地区的大部分,而楚国占据小部分,故有“吴头楚尾”之称。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因亡国受辱而以卧薪尝胆闻名的越王勾践,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在这一年东山再起,一举灭吴复国,演绎了一个真实而有意义的历史典故。次年,相传与“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有着一段缠绵爱情的越国大夫范蠡奉命来到金陵,在今中华门外雨花台与秦淮河之间称作“长干”的高地上筑了一座土城,作为攻打楚国的屯兵据点,史称“越城”,又名“范蠡城”,俗称“越台”。越城周长“二里八十步”,约333.3米,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东南设有国门,名曰“望国门”。
    越国位于南方,擅长水军作战,越灭吴也主要是取之水道。范蠡不仅才智过人,而且对防旱排涝有独到见解。他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理论就直接应用于军事设施上,所筑的越城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越城虽小,但对防御楚国,进而攻伐楚国却是相当重要。越国之所以能够立足江南百余年,其越城的存在不可谓不重要。
    据文献记载,越城在西汉至六朝仍不失其军事城堡的作用。《建康志·表一》所述,汉景帝刘启前元元年至七年(公元前156—前150年)“以错(晁错)言欲削吴地,濞(刘濞)约诸候举兵,以诛错为名,邹阳、枚皆谏不听,上使周亚夫击吴,大破之,濞自越城走丹徒”,这表明此时越城尚存,它依然是建康都城南面的重要军事堡垒。宋代郑樵所撰《通志》,其中《地理图经》载:越城“周回二里八十步,在秣陵长干里,今江宁县尉廨后,遗址犹存”。很显然,在宋代,越城部分遗址犹存。
    建于公元前的这座越城虽早已不存在,但它是有明确记载的今南京市区内最早的古城,南京建城史即从此时开始。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它意义非凡,在南京城市建筑史上留下了开创性的一笔。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历史上所说的“丹阳”,实际上是.. [下一篇]一带秦淮河,洗尽前朝污泥浊水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意见与投诉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2008-2013 南京名片- 南京名片网

联系方式: 15851899322、15852917604 苏ICP备090512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