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金陵与秦淮河一直遭到冷落
推高秦淮河发展的要素是地理条件的优越和文化传播的悠长 冷落的秦淮河 公元589年,隋文帝派兵南下,建康都城被攻陷,后主陈叔宝带着两个爱妃躲进皇宫后苑的景阳井,结果成了“井中之囚”。陈亡后,隋文帝下令将建康的城邑和宫殿全部荡平、耕垦,六朝名都建康落得个“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荒凉景象。 隋唐时期,金陵的地位被一再贬低,城池破败,经济萧条,人口流散,大批居民被迁往江都。昔日豪华作烟云,只有秦淮河仍在静静地流淌着。此后多年,金陵与秦淮河一直遭到冷落,公私典籍及著述中很少记载。但是,金陵古城毕竟是东南形胜之地,六朝帝王之都,因而成为文人游历、凭吊、感叹兴亡的重要场所。唐代许多诗人,如李白、杜甫、刘禹锡、杜牧、李商隐、韦庄等都来过金陵,留下了不少《金陵怀古》的诗篇。特别是李白,先后7次来金陵,他的《登金陵凤凰台》诗堪称“金陵怀古”的绝唱。而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及杜牧的《泊秦淮》等诗,都是吟咏秦淮诗文中的上乘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