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瓦廊在南京新街口西南部,南连大香炉,北接丰富路口。明、清时这里是主要的商道之一,为城中部商业繁华之地,辟建于明初。 在明朝的地图上即标注有明瓦廊,因经营明瓦而得名。明瓦是民间盖房嵌于窗户或天篷上的一种透明瓦,用半透明的蛎、蚌等物的壳,磨成薄片制成。据《肇庆府志》上记载,“蠓光,出阳江海中,蠓别种,无肉,治其壳,施以窗桶,薄而无光,谓之明瓦。” 明代南京的商业活动,大部分是在街道两旁的廊下进行。当时城内主要街道两侧,都建有“官廊”,在廊下买卖货物,并可遮避风雨。明瓦廊那时路面较宽,中间是官廊,商铺栉比,很为繁盛。 明瓦廊不但是商道,而且还是达官贵人的府第林立之地。如清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之孙梅彀成,由安徽宣城移居金陵,即住此地。彀成在此将其祖父八十余种天文、数学著作整理编修,更名“梅氏丛书”,共二十五种,为我国近代天文、数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由于彀成数学尤精,被征为康熙帝的数学教师,赐进士,官至左都御史,授编修,曾修《明史·天文志》。卒谥“文穆”,在“陕西会馆”(听说现为明瓦廊小学)旁,辟建“梅文穆公祠”,俗称“梅家公祠”。现已为住宅,梅族的后代还居此处,梅家牌位还收藏完好。其后代,道光中进士、著名诗人梅曾亮也居此地。太平天国时,梅家祖居宅第经重修后,辟为官宅,如镇国侯卢贤拔、天官曾剑扬,夏官何震川、赖汉英等,皆居于此。后来忠王李秀成的王府也设在其地,规模宏大。那时两边官廊曾一度被拆,中间官道加宽,买卖被禁。天京失陷后,明瓦廊遭到洗劫焚烧,官道及官廊几乎破坏殆尽,但忠王府却为众王府中幸存者。民国时,忠王府遗址成为《中国日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