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古都南京
佛教文化
书画交易
生活服务
饮食健康
南京黄页
绿色南京
Baidu

ToP

秦淮河不仅对南京的发展关系极大,而且对南京的生存也至关重要
[ 录入者:58815861 | 时间:2016-01-06 11:15:14 | 作者: | 来源: | 浏览:1790次 ]

秦淮河的衰落历史过程
    秦淮河自古就是南京城乡水运的重要航道。而到了近代,陆路交通发达,水运日渐衰退;另一方面,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使得秦淮河不可避免地陷入衰落的困境。秦淮河流域周围多是丘陵山区,腹部为圩区。由于上游来水面积大,下游只有一条通江水道,排水不畅,每到暴雨来临,蓄水、排洪的能力很差。加之下游河床浅窄,江湖顶托,以至经常发生洪灾;而如果雨水稀少,浅窄的河道又常常断流。旱、涝交替,严重影响秦淮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和航运事业。
    到了清代末年,由于年久失修,两岸居民侵占河岸,使得河道日益狭窄,甚至淤塞不通,加之污染严重,河水浑浊不堪。秦淮河日趋衰败,衰渐变成沿岸人民的重负。而外秦淮河由于年久失修,河床淤塞,圩堤坍塌,洪水肆虐,经常给沿岸居民造成深重的灾难。
    民国时期的秦淮河,作为市区总出水口,因年久失修,淤塞不通。每当雨季,河水四溢,全城经常淹水的面积达13%以上。1931年,外秦淮河水涨成灾,侵入城内,尚岸水深尺余。当时的南京市政府竟将东水关的11个涵拱改建为闸门,用水泥封死,从此内秦淮河成为死水一潭。加之尚岸居民倾倒的垃圾逐年堆积,使河道更加狭窄,河水灰暗发臭。明、清两代600余年的风华终至民国时风光不再。秦淮河的美景只剩下嘶哑的桨声和暗淡的灯影仍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想重温昔日繁华的旧貌,已无处寻觅。
    国民党政府对于秦淮河的日益衰退败束手无策。当时的江宁县政府虽然认识到“境内诸河之亟待整治,及关系最重要而工程亦最重巨者,首推秦淮河”,但又衰叹单独治理实“难期大效”。
兵家必争之地
    六朝时期战事频繁,特别是统治阶级内部、各个军事集团之间经常兵戎相见。从东吴孙权时开始,就在秦淮河入江口的清凉山上筑石头城,作为屯兵、屯粮的军事重地;同时“夹淮立栅”,从石头城下开始,向南沿着宽阔的秦淮河下游两岸,用木、石等修筑栅栏、营垒,绵延近十余里,与山上的石头城连成一体,形成保卫建康都城,特别是保卫皇城的坚固防御屏障。在秦淮河畔,特别是石头城上,先后发生过多次激烈的战斗,决定着建康都城的安危,甚至是王朝的兴衰与交替。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农历三月,王氵睿率西晋水师从四川顺长江而下,斩断吴国孙皓下令在江中设置的拦江铁锁,直抵石头城下。吴主孙皓无可奈何,只好自缚双手,抬着棺材向晋军投降。东吴来亡。唐人刘禹锡慨叹此事,曾有诗云:“王氵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自东晋以后,淮水为建康之天然屏障,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沿河两岸发生过多次惨烈的战斗。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王敦谋反,秋七月,命王含等水陆五万进逼建康,淮水南岸人心惶惶。温峤移军至淮水北岸,“烧朱雀航以挫其锋,含等不得渡”。刘宋元徽二年(474年),桂阳王刘休范军杜黑骡“北趣朱雀航,右军将军王道隆,将羽林军精兵在朱雀门内……刘面力渡航南战败而死,黑骡等乘胜渡淮”。可见淮水是六朝时期保卫都城建康的重要屏障。
    东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苏峻举兵反叛,首先抢占秦淮河上游的秣陵关,接着顺河而下,攻占钟山,直入台城,控制了朝政。南朝萧梁末期,陈霸先平定叛乱时,也是首先屯兵秦淮河畔的方山,再举兵沿河向南追击,终于在湖熟附近擒杀叛将徐嗣徽。
    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清军江南大营从秣陵关向北顺秦淮河分扎营盘,直逼钟山山麓的孝陵卫,长期包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后来曾国荃率湘军攻占南京之前,也在秦淮河沿岸的七桥瓮、雨花台、音子山等处与太平军发生了激战,最终完成了对天京的合围。
    抗日战争初期,日军攻占上海后,曾一路先占秣陵关,再向北顺秦淮河进攻,从南京中华门入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我30多万同胞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举世震惊,永世难忘。
    可见,秦淮河不仅对南京的发展关系极大,而且对南京的生存也至关重要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全国著名旅游景区的秦淮河风光带 [下一篇]南京兵家必争之地六朝时期战事频繁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意见与投诉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2008-2013 南京名片- 南京名片网

联系方式: 15851899322、15852917604 苏ICP备090512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