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先民
秦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南京地区的农业基地,从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是人烟稠密的地方,与南京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秦淮河沿岸分布着南京地区最早的居民原始村落和最早的城邑。早在南京建城之前,长干里、横塘这些沿河居民区已经带来了南京最初的繁荣,到了距今3000年前左右,南京原始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到秦淮河畔。这一时期人们最突出的成就是掌握了冶炼青铜的技术。他们使用一种粗砂厚壁的陶钵冶炼青铜,并以此来制造弓箭,鱼钩、小刀和斧头。这时的农业也有很大发展,人们饲养了猪、狗、牛、马、羊等多种家畜。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秦淮河流域调查发现了300余处古代文化遗址,并对部分遗址进行清理发掘工作,说明刀耕火种的南京先民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在漫长的岁月中,把一片古称“荆蛮”的秦淮河平原开垦成江南少有的富庶地区,创造了被称为“湖熟文化”的早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