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古都南京
佛教文化
书画交易
生活服务
饮食健康
南京黄页
绿色南京
Baidu

ToP

东水关为内秦淮河入城处600年前巧妙的水利工程
[ 录入者:zxyzxy | 时间:2016-01-07 23:09:19 | 作者: | 来源: | 浏览:1681次 ]

 
东水关
    水源是一座城市诞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如何处理好水源与城市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元末明初建造南京城墙时,就给予秦淮河以高度的重视。
    为解决南京城内水系的进出水与城垣防御之间的矛盾,保障城内居民用水和控制城内河道的水位,避免涝时灾旱时涸,统治者在修建城垣处分别设置了结构基本类似的东水关与西水关。其中东水关保存完好,而西水关已不复存在。
    东水关为内秦淮河入城处,亦称“上水关”,位于通济门南侧,由分水闸、桥道、藏兵洞三部分组成。水闸前后有两道,在半圆形拦水坝中间安木质水闸(闸已无存),由绞关起动。第一道在内秦淮入水口,第二道在城墙之内。城墙从二道水闸之间特制的桥道上修砌。桥道宽于城墙7米左右,城外留有约2米宽度的便道,城内则留有4米多的桥面为人行道;城墙之下(即桥道下面)留有9孔拱券式进水巷道,为防止敌人潜水进城,每孔分别安装有固定的铁栅;为守闸的防御需要和减轻城身对桥道的压力,在城墙中建有上下两层各11个、共22个坐东向西的藏兵洞,以增加水关的防御机动能力,可惜上层藏兵洞连同城墙已被拆毁,现仅存下层的11个藏兵洞。
    东水关的建筑设计非常科学和实用,不仅如此,这里还是一处值得观赏之地。人们除了可领略600年前巧妙的水利工程处,一泓河水掩映着一串藏兵洞,也随风逐风逐波摆动着,别有一番情趣。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赛虹桥是南京老城西南角外护城河.. [下一篇]“聚宝门”的命名,民间有许多传..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意见与投诉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2008-2013 南京名片- 南京名片网

联系方式: 15851899322、15852917604 苏ICP备0905129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