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贡院,东起姚家巷,南至贡院东街和贡院街,西至贡院西街与夫子庙隔街相望,北至今建康路,占地约7万多平方米。贡院正门在今永和园与秦淮剧场之间,大门外街之东西各有木牌坊,即东、西辕门一座,石狮一对,两座石牌坊。牌坊额文分别是“旁求俊义”和“登进贤良”,同治年间扩建时改为“明经取士”与“为国求贤”。正门分三门,中门上有“贡院”二字匾额,左书“辟门”,右书“吁俊”。二门有五门,中门额“天开文运”,东门额“博鹏”,又东门额“振鹭”,西门额“起凤”,又西门额“和鸾”。三门为龙门,次为明远楼,又次为至公堂、戒慎堂。堂后有门,门北有飞虹桥,是内外帘的分界线。最后为衡鉴堂,是内外帘的分界线。最后为衡鉴,是主考官阅览考卷、评定名次之地。考试期间,内外帘界线分明,不得擅自出入。整个贡院四周围以高墙,墙外为街道,一边有店铺民居,另一边则是高墙,是半边街市。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后,贡院即闲置无用。民国七年(1918年)决定拆除贡院,开辟为市场。1927年至1949年为南京特别市政府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