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古都南京
佛教文化
书画交易
生活服务
饮食健康
南京黄页
绿色南京
Baidu

ToP

秦淮河古河道存在于两万年前后至6000年前之间
[ 录入者:zxyzxy | 时间:2016-01-07 22:48:56 | 作者: | 来源: | 浏览:1732次 ]

 

秦淮河古河道存在于两万年前后至6000年前之间,在地质学上
属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的产物。古秦淮河入江口原本在狮子山下
,这条河道之所以改变流向,其原因是由于地壳运动导致地面升高
,使得南京市区鸡笼山至覆舟山之间一条宽达400多米的隘谷随之向
上隆起,形成门槛,古河道水流因此受阻。加上冰期以后海平面上
升,顶托了长江的水流,从而阻滞了古河道的水势。而钟山之北、
岔路口之西、迈皋桥之南范围内的泥沙和附带物导致下游河道淤塞
,迫使秦淮河在市区之南即改变流向,不再由南向北穿越整个市区
,而在半途中“杀”出一条“捷径”,自东向西由水西门方向入江

    1960年在玄武湖进行浅层天然气钻探时发现,在粉细砂层中有
较多的绿帘石、方解石、角闪石之类的不稳定矿物,与钟山北坡曹
姑山、蒋王庙一带常见的矿物相同,这表明物质的流动不远,沉积
速度很快。加之钟山余脉仍在不断上升,1974年至1976年约在10毫
米,这必然影响到九华山和鸡笼山地势的变迁,而这也是促使秦淮
河改变流向及入江口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说明秦淮河选择由水西门
入江的时间较晚。当年长江在石头城下通过,唐刘禹锡有《石头城
》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宋朝的张舜民也
有记:“石头城天生城壁,有如城然。江行自北来者,循石头城转
入秦淮。”如今,由于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的变化,长江主流带不
断向北岸移动,秦淮河的入江口已改到西北方向的三汊河一带了。
兴修水利
    秦淮河对南京的重要性,除了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外,还极大
地影响到南京地区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因此,历代建
都南京的王朝均十分注意秦淮河的水利工程,不断对秦淮河进行疏
浚、拓宽及整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秦淮河六代豪华,盛极一时 [下一篇]现在的秦淮河是由东向西穿过城南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意见与投诉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2008-2013 南京名片- 南京名片网

联系方式: 15851899322、15852917604 苏ICP备09051297号-1